疫情下鸿山医务人员
“医”心“医”意的坚守
今年的春节注定不平静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打乱了原来的生活节奏
鸿山基层一线医务人员
在救死扶伤、安全保卫的第一线
坚守自己的岗位
用“舍”和“守”撑起百姓的安康
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吹响“战斗”号角
后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鸿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迅速动员部署,加强落实各项针对性防控举措,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医护工作人员取消休假、全员上岗,全力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守好安全防线。

“身穿白大褂,佩戴着党徽,即使再危险,我们都应该往前冲!” 1月28日上午,鸿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在请战书上毫不犹豫地签下名字。
守护“第一道”安全防线
为了有效地分流病人,让前来就诊的人员不发生交叉感染。在后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在大门口设立24小时预检分诊台,将就诊人员分为普通病人和发热病人。

华萍护士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要求去到发热门诊。她说,“我是高年资护士,经验比较足,我先来!”做了简单的防护后,她便开始工作在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

“您好,请测一下体温!请问您有去过重点地区吗?有接触过重点地区人员吗?”预检分诊台旁朱模琴护士遇到每一个进来的人都要重复着同样的问题。
集中观察点里的贴心守护
没有专业防疫的医护人员,医生张明洲和护士范桂芹第一时间驰援到集中医学观察点。他们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踏着厚重的皮靴,进出观察区,给医学观察者测体温、询问身体状况,随叫随到,24小时随时待命!他们通过网络与医学观察者建立了联系,教他们每天自我消毒,并不断安抚他们随时波动的情绪。

大年初二上午8点,周美华接到院部紧急通知,需立即前往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执行测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环境消杀、医用垃圾分类处置运输等一系列疫情防控任务,关键时刻,她没有半点犹豫与退缩。
G312卡口上的尽职尽责
G312经一路入口作为无锡的南大门,处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这里有来自不同部门和条线,有公安干警、交警、交通、医护人员、城管、特勤……后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王洁是最先到卡口参与检测的医务人员。随着疫情防控升级,护理部杨洁主任不顾她三个月前刚动过两次手术的身体,坚持要求到防控一线,别人担心她的身体,而她却说:“我身体可以,疫情面前,责无旁贷。”
从1月27日开始,张嘉明、钱红萍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开始了24小时值守,对经过的每一辆车辆进行信息登记核实,测量人员体温,钱红萍还患有腰椎疾病,但她毅然走上岗位参加值守,8小时下来,不停地弯腰为过往车辆内人员进行信息询问和体温测量。等到忙完的那一刻,她的腰已然无法直起来了。

居家观察中的暖心照料
“张建新医生,我父亲的体温计坏了,能帮我重新买一个送来吗?”放下电话,张建新医生就忙碌起来,从一个小小体温计的送达,到每天两次对观察对象体温监测的管理,再到最后帮助他们解除医学观察的整个过程,无一不是这些基层医务人员默默的付出与努力而实现的。

后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华婵清副主任作为中心疫情防控工作的分管领导,担起了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任,从防疫布控到流程设计,从预案设置到规范防治。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华婵清都亲自安排。“有危险,我先上!”他义无反顾地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院外集中观察点、卡口到院内预检分诊台、发热门诊、输液大厅等,这些高危窗口都留下了鸿山医务人员熟练而匆忙的身影。在邹国民、杨剑明两位中心主任的带领下,他们严格护理操作技术规范,落实每一项消毒制度,从细节、源头上保障着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


坚守是一种责任
坚守是一种奉献
在最寒冷的日子里
在最严峻的挑战前
他们迎难而上,
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用自己的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用实际行动兑现着的庄严承诺!